太阳光谱扫描成像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别人拍的太阳有壮观的日珥,自己拍的就是个大白盘子,顶多有几粒芝麻大的黑子,就连2020年去厦门拍的日环食素材都是索然无味的。

偶然间看到阴天wnova酱在b站分享的视频,通过DIY光谱仪,以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对太阳进行扫描成像,比日珥镜更牛的是,它能获取任意波长的窄带图像!Ca、Fe线对应的不同物理现象都能拍!

本来已经决定珍惜时间退出江湖,但是这个光谱仪实在是太诱人了,即使不拿他拍太阳,只看看元素的发光光谱,也是极好的。说干就干,购物车一键抄作业下单,群友代打外壳,没过几天七八个快递放到了门口。

材料到齐

组装中

要用这个光谱仪拍太阳,望远镜,赤道仪,光谱仪,黑白相机,ND8减光滤镜一样不能少,还好,大部分东西都是现成的,连黑白相机都可以先压榨导星相机。

从5.1装好陆陆续续折腾了几个周末,趟坑无数,在群友的相互帮助和分享下解决了一个个问题,终于能发个像样的结果了。太阳远不是表面看起来的平静,狂怒的日珥喷薄而出,等离子的烈焰瞬息万变:

Ha波段太阳成像延时摄影

参考:

  1. SolEx - 法国友人Valerie Desnoux的开源光谱仪,提供了3D打印文件,另外还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值得细读
  2. DIY迷你太阳光谱仪 by 阴天wnova酱 - up进行了非常多的改进,提供了3D打印件STL文件和所有物料表的淘宝链接,本文的光谱仪就是这一款
  3. SHG - 开源重建软件,必备
  4. 又能看光谱又能拍摄太阳的太阳光谱仪 by 摄日者天文 - 从这里知道了这个神奇的装置

一般的注意事项:

  1. 一般要进行物镜前减光,可以使用ND8滤镜,否则可能炸狭缝
  2. 有2个需要调焦的地方:相机和光谱仪之间(使谱线清晰),以及光谱仪和物镜之间(使太阳边缘清晰)
  3. 因为只关心Hα谱线附近的信号,因此不需要拍整个画面,可以设定ROI只拍很窄的区域,比如1280x20,从而提高帧率

进阶:

  1. 扫描速度:群佬们都会建议高速扫描,自己实践下来也确实如此,视宁度变化会导致画面模糊+边缘毛刺。64x基本没有毛刺了,8x全是刺:
    扫描速度太低
  2. 拍摄帧率:想要高速扫描,拍摄帧率也得对应的高,比如1000fps得到的太阳扫描方向长度大概3400像素,太低的话就欠扫描,导致分辨率不足
  3. 如果是谐波赤道仪,用dec轴扫会比ra轴稳定,表现是单帧模糊的部分会减少、多帧动画的抖动会减小
  4. 要留够赤道仪加减速的距离,加速过程会有剧烈的抖动
    加速过程抖动
  5. 相机帧率稳定性:暂时无解,大概率发生下面这样的突变现象:
    帧率不稳定

通过从SER文件读取的时间戳绘制图表,发现ZWO的ASI678MM、ASI120MM mini都存在帧率不稳定的问题,丢帧的位置与重建图像突变位置是匹配的。

我在USB协议和时序逻辑设计上都曾经躺过不少坑。USB bulk传输不是一个实时协议,直接用来处理实时任务一定会出问题,行星和深空摄影对丢帧不敏感,但对于日面扫描成像来说,帧率均匀是至关重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3个改进:

  1. 软件设置目标帧率,通过硬件定时器触发曝光执行
  2. 在相机DDR建立ringbuffer,曝光后写入
  3. USB异步消费ringbuffer,一次可以传多帧

这样,只要设定的目标帧率低于USB带宽允许的最大帧率,就能保证帧率的严格稳定。

ZWO、QHY或者图谱,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下一个日王就是谁了~

2024年春节拍星系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去年在昆明放了一台8寸施卡,并成功带老爸入坑,这次回去第一次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镜子,拍了很多以前没有尝试过的目标。

曾经有一种说法,长焦不适合拍摄深空目标,这并不准确。虽然几个著名的星云只能用短焦才能拍全,但更多的星系视大小很小,需要用长焦才拍得清楚。

  • 主镜:SCT-8se 203mm F10
  • 赤道仪:zEQ25
  • 相机:ASI533MC Pro
  • 对焦:鱼骨板
  • 控制软件:ASIAir
  • 控制器:ASIAir mini
  • 处理软件:ASIDeepStack,平场:60,偏置场:10,暗场:60
  • 导星:无

以前用60ed拍M51,只是画面中心一个小小的亮斑,拍不到太多细节,这时能充满整个画面:

M51 涡状星系 (Whirlpool Galaxy),是位于北天,大熊座附近的一个星系,由M51a(右)和M51b(左)两个相互重力扰动的星系组成。RGB Bin2 10s * 994,共计2.7小时曝光

一年前用60ed(F=360mm)拍摄的M51。RGB Bin2 60s * 15,共计0.25小时曝光

M66,是一个位于狮子座的螺旋星系,著名的狮子座三重星系之一,距离地球约3600万光年。RGB Bin2 10s * 434,共计1.2小时曝光

NGC3628,汉堡星系(Hamburger Galaxy),是一个位于狮子座的无棒螺旋星系,著名的狮子座三重星系之一,距离地球约3500万光年。RGB Bin2 10s * 902,共计2.5小时曝光

M101 风车星系(Pinwheel Galaxy),位于大熊座,是正面朝向地球的螺旋星系,距离地球大约2100万光年。RGB Bin2 10s * 920,共计2.5小时曝光

M1 蟹状星云,是位于金牛座的一个超新星残骸和脉冲风星云,是银河系英仙臂的一部分,距地球约0.65万光年。RGB Bin2 10s * 80,共计0.2小时曝光

M3 是在北天猎犬座中的一个球状星团,距离地球大约3.39万光年。RGB Bin2 10s * 255,共计0.7小时曝光

带孩子看星:(一)认识月面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科普的目的

  1.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大部分的研究工作的价值和回报都远大于简单重复性劳动。
  2. 这个世界实在太有意思了,但普通人很少有机会了解,错过了发现兴趣找到人生价值和爱好的机会。
  3. 一切我们羡慕的高科技,芯片、卫星、药物,都来源于科学探索和研究,这无止尽的探索之路,天花板无限高。如果一代代的孩子都没有机会见识到科学之美,那么他们也只能在极其狭窄的领域做低层次的竞争,迷茫,并抱怨“内卷”。

科普和看热闹有什么区别?

看热闹浮于表面,没有积累。成年人看短视频,小孩子的三分钟热情,都是这样。科普很容易不小心变成了看热闹。我们看了几百年烟火,火树银花璀璨夺目,也没有更近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足以说明我们要提升对科学的认知和地位。

怎么做科普才不只是看热闹?才能激发出兴趣和热情?

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个认知的循环:建立一个经过努力容易达到,并且又能得到小小的反馈和成就感的过程。当然我想强调的是,这一定是一个碰撞的过程,随时加入,随时退出,理想情况下,要有很多这样的科普活动,孩子们能自由的加入去体验,去见识,去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天文和计算机是我的兴趣,所以我想提供在这两方面的一些机会,在我力所能及的方面,给大家一些选择和体验的机会。

阴历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日落后西方低空可见蛾眉月,每天相同的时间,月球会越来越高,逐渐远离太阳的方向,并且越来越饱满。在望远镜中,会露出越来越多的月面,每天都会有新发现。

每天,20分钟,先学习几个月球地貌,然后真的通过望远镜去找到他们。

  • 阴历4号
  1. 认识月面:危海、丰富海、酒海、静海
  2. 在望远镜中找到他们,寻找一些周围的陨石坑
  • 阴历6号
  1. 认识月面:澄海;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谷;亚里士多德陨石坑
  2. 在望远镜中找到他们,寻找一些周围的陨石坑

初六的月面

  • 阴历8号
  1. 认识月面:阿尔卑斯山谷;亚平宁山脉;柏拉图陨石坑、阿基米德陨石坑
  2. 在望远镜中找到他们,寻找一些周围的陨石坑
  • 阴历12号
  1. 认识月面:雨海、虹湾;哥白尼、第谷、赫歇尔陨石坑
  2. 在望远镜中找到他们,寻找一些周围的陨石坑

湿海;开普勒陨石坑、加桑迪陨石坑

巡天数据探索入门:(二)通过Python访问数据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巡天数据是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访问?——并不是。其实,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让每一个感兴趣的人都能访问、使用这些数据,只是因为这些数据过于庞大、复杂,是一道巨大的知识的鸿沟,阻隔在普通人和专业人员之间。

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恒星距离我们多远?我们来看看如何利用巡天数据扩展自己的认知。

编程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让我们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来使用数据。Python是一个在数据分析领域简单易用,也很强大的语言,Python下的开源库astroquery,集成了大部分巡天数据的访问方式,我们可以用几行代码就“撬动地球”。

并非所有的巡天任务都关注恒星的距离,上一篇文章介绍的Gaia卫星,正好能提供高精度的位置、距离、自行信息。我们就用astroquery.gaia模块,使用Gaia卫星数据,来开启这个探索之旅。

通过Python调用astroquery.gaia模块,使用ADQLgaiadr3.gaia_source_lite表查询距离我们最近的100颗恒星,就是下面的5行代码,提交到Gaia服务器运行大概6秒就能得到结果,ADQL的语法和SQL非常相似:

1
2
3
4
5
select top 100
*
from gaiadr3.gaia_source_lite
where parallax > 0
order by parallax desc

完整的代码在这里下载,运行结果是这样的:

从距离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大概4光年远,还有一颗在大约6光年附近。从下面的表格中,它们分别是source_id=5853498713190525696,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毗邻星c,以及source_id=4472832130942575872,搜索source_id发现它是巴纳德星b

巡天数据探索入门:(一)几个著名的巡天计划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前言

对星空的好奇心,一直存在于内心,但大部分只是转化成了深空天体摄影的具体实践。

我一直问自己,在专业天文学家和设备能力超过业余设备多个数量级的情况下,我们孜孜不倦的去拍这些目标,到底有什么意义?

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暂时是这样:

  1. 正是观测实践,培养了我早期的工程素养、认知能力和自驱力

  2. 除此之外,确实没有更深刻的意义,以至于一次和朋友Scott聊天时,他知道我一直喜欢天文,和我讨论本星系群、可观测宇宙时,我竟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些概念,也第一次意识到,我们满天繁星,竟然全都是银河系内的恒星

  3. 如果只是拍摄,我不会取得超过1838年,贝塞尔利用周年视差测定出恒星的距离更深入的认知

  4. 有没有一些更接近现代科学认知的实践方式呢?还真有,很多巡天项目的数据都是可以公开获取的,我们可以通过编程进行数据科学的实践!

我计划把这个探索过程,写下来,和大家分享这些有意思的数据和分析方式。

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光谱巡天

TODO:

斯隆数字巡天-SDSS

数字巡天项目的鼻祖,由位于美国的阿帕契点天文台(北天)和位于智利的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南天)组成,从2000年开始的第1阶段,到现在已经进行到第5阶段,每一个阶段会专注于不同的关注点,改造或引入新的设备,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第5阶段巡天(SDSS-V),关注点主要是银河系、本星系群、黑洞。

Image Credit: M. Seibert (OCIS) & the SDSS-V team

目前共记录到天体数量(来源:维基百科)

种类 个数
星系 790,220
类星体 (z <2.3) 89,458
类星体 (z ≥2.3) 12,892
M型和更晚型的恒星 64,895
其他恒星 126,351
天空光谱 59,843
待确认天体 19,861

第17次数据发布-DR17

2021-12-6日的第17次数据发布,包含以下数据集,原版网页上还有大量详细的信息可以点击查看:

  1. 银河系演化调查 - APOGEE-2 (2014-2021)
  • 包含65.7万颗恒星的近红外光谱(1.51~1.70um),这个波段能够透过星际尘埃阻挡,看清银河系各个方向的恒星。提供了银河系恒星的元素丰度分布和整个银河系不同位置恒星的动态运动信息。

  • 关键词:【恒星】【银河系内】【红外光谱】

  1. 近邻星系空间光谱调查 - MaNGA 详情 (2014-2020)
  • 和之前只由一跟光纤获取信息中心的光谱不同,MaNGA有17个场积分单元IFUs用于拍摄星系光谱,IFUs由一组蜂窝状的多根光纤组成,能同时获取信息不同位置的光谱,进而得到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

  • 包含大约1万个临近的河外星系。

  • 数据获取、处理方式、各字段含义详见Bundy等人2015年的论文

  • 关键词:【近邻星系】【二维空间光谱】

  • 使用python分析的入门实践

  1. 近邻星系恒星星表 - MaStar (2014-2020)
  • 大约1万颗恒星的高质量光谱(362.2~1035.4nm),选择恒星的原则是均匀并且充分的覆盖恒星参数空间(有效温度Teff、表面重力log(g)、铁氢比[Fe/H]、α合成元素丰度与铁元素丰度[α/Fe])。

  • 数据获取、处理方式、各字段含义详见Yan等人2019年的论文

  1. 宇宙历史的关键早期阶段调查 - BOSS

  2. 银河系探索和调查 - SEGUE (2004-2009)

  • 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探索银河系,分两期,分别记录了23万和11.9万颗恒星光谱(河内恒星总数约2000亿颗)。
  1. 大面积多目标恒星视向速度调查 - MARVELS (2008-2014)
  • 这个数据集包含了1.1万颗明亮恒星的径向速度,其速度精度和时间分辨率足以探测到轨道周期从几小时到两年不等的气态巨行星。

  • 关键词:【恒星】【多次重复观测】【时间分辨率】

数据访问方式

  1. 下载

  2. SkyServer - 一组在线工具,在页面上查看SDSS的图片、光谱、恒星参数等信息。

  3. SciServer - jupyter - 提供了一个免费的jupyter-lab环境,可以通过python读取和分析数据,不需要把几百G的数据拖回来分析了。

Gaia-盖亚空间望远镜

盖亚(Gaia)是欧洲空间局的空间望远镜,于2013年12月19日发射,运行在地球轨道的 L2 拉格朗日点附近。

该任务的目的是要绘制一个包含约10亿颗或银河系1%恒星的三维星图,精度能达到约20uas(微角秒)

Erik Tollerud写了一个开源的notebook,可视化了我们附近恒星的周年视差。

相隔14年,又一次更新网站的系统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回想起2008年,那个还在大学的日子,换上drupal与初中时代的站点告别,今天的这个深夜,仿佛跨越时空,和2008年形成了一个单向的、只可观测的连接。

为什么抛弃了drupal/wordpress?被不停的升级、兼容性问题困扰,我回头思考几个问题:

  1. 真的需要一个后端吗?
  • 其实并不需要,至少,在展现的这一侧,并不需要。文章的管理,和对外展现,可以是分离的。
  1. markdown这么香,为什么还在用rich editor?
  • git + markdown 才是正道啊,rich editor是远古洪荒时期的产物了。
  1. 三体中,罗辑在冥王星上建立地球文明博物馆,试图在10亿年这样的尺度保存人类文明,一切高级的介质在时间面前都苍白无力,最终他的选择是:把字刻在石头上,嗯,从这个角度来看,静态网页有几分神似了。
  • 其实,不用10亿年,仅仅14年,就已经明显看得出软件世界的变迁带来的问题,去年已经差点连https证书都签不出来了,而各种细节的体验,例如移动端/视频等等,也停留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才感慨,软件的世界也有新陈代谢,曾经同时代的站点已经在慢慢消逝。

所以,hexo + hexo admin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天然的markdown支持,一键编译成静态页面,rsync同步到远端。

就是这样了,有很多感悟,有一些新的认知,这段旅程的记录在这里继续吧。

2021年总结

原创 梁晨 发表于Lcsky.org

今年搬了新家,有了一个视野还算开阔的阳台,每一个晴朗的夜晚都可以半自动积累曝光,这是极好的。尝试了KStars+Ekos控制阳台上的树梅派+INDI的方式,真是非常惬意。

独自与星空相处,感受内心的平静,回看这12年的时光,惋惜于自己的傲慢与无知,06年第一次在红土地拍出真正的银河,那竟然是第一次有机会使用赤道仪,我就是这样,想得太多,做的太少,但绝大部分的事物,不去体验,是不会有进一步的认知的。

有的时候就是需要一些浪费的,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给自己和这些美好的事物一些成长的空间,总比碌碌无为要好得多。别动不动就想着改变世界,别总是自责时光的逝去,过于精致和谨小慎微都会让人碌碌无为,你越是不想浪费一分一秒,就越是变得急功近利。资本,也绝对不是人类已知最高效的方式。这并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恰恰是要避免极端,因为绝对的杜绝浪费,其实是很高的自我要求和自我定位,会让人不屑于去做一些小事,对机会成本的患得患失,会让人原地踏步不敢前行,最后致命的“无意义”感会把人拖向深渊。

慢下来,允许一些浪费,承认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对自己和同伴都宽容一些,才是长远的事物可以萌发的土壤。

我对损耗的认知是有偏差的,这个世界的平均情况绝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随便便一辈子改变世界好几回。认可客观的效率,平静的、踏实的,做好每一件重要的小事,一年回头,也会发现了不起的改变。

人生哲理就到这里,下面来讲讲有趣的话题吧,怎么在现代软件的辅助下轻松的拍星。

现在可选的拍摄软件非常多,老牌的MDL、无痛入门的ASIAir、后起之秀NINA,为什么选了KStars+Ekos呢?主要是开源,以及支持Linux。开源意味着不会被一些和自己设备以及使用方式不符的功能卡死,至少保留了掳起袖子把他改掉的可能性。需要支持Linux是因为我日常的开发机早已是Ubuntu好多年了。功能怎么样呢,其实爱好的力量是巨大的,开源软件是大神们做个产品取悦自己的方式,自己就是用户,才能写出好的产品。具体来说,KStars+Ekos有两个非常牛的功能,直接让拍星从石器时代进入工业文明:

  1. 自动解析

  随便把望远镜指向天空拍摄一张照片,KStars就能根据恒星的相对位置关系解析出当前指向的赤经赤纬,并在星图上显示出来,再手动调整2、3次就能对准想要的目标,想想去年用微单屏幕找目标的经历,浪费时间不说,有时候真找不到目标。

  1. 自动漂移法对极轴

  朝南的阳台无法通过北极星对极轴,只能用漂移法,但手动操作耗时很长。在KStars的辅助下,只需要三步:任意位置拍一张、赤经转动30度以上拍一张执行两次,就能直接显示出极轴偏移量,在屏幕指引下就能直接定量调整水平旋转和府仰,直接把半小时的操作时间压缩到5分钟。

KStars

搬家后拍了很多有意思的目标,主要的设备信息如下,让我们沉浸在星空里,感受这些来自于静谧远方的光吧

  • 主镜:Sky Rover(天虎) 60ED
  • 赤道仪:艾顿大星野SkyGuiderPro
  • 相机:ASI533MC Pro
  • 滤镜:滤镜抽屉+宇隆L-eXtreme双窄带滤镜
  • 对焦:鱼骨板
  • 控制软件:KStars+Ekos+INDI
  • 控制器:树梅派
  • 处理软件:ASIDeepStack,平场:60,偏置场:10,暗场:无
  • 导星:无

NGC 246 小精灵星云,是位于鲸鱼座的一个行星状星云。单张RGB 30s若干,共计0.7小时曝光

NGC 7293 螺旋星云,是一个位于宝瓶座的行星状星云。HaOIII双通道滤镜,单张30s~120s若干,共计3.6小时曝光

NGC 253 银币星系,是位于玉夫座的一个螺旋星系。单张RGB 60s~120s若干,共计3小时曝光

NGC 2237 玫瑰星云,是一个位于麒麟座的电离氢区,距离地球大约5000光年。单张HaOIII 60s,共计7.2小时曝光

M16 鹰星云,是一个位于巨蛇座的电离氢区,距离地球大约7000光年。单张HaOIII 30s,共计0.9小时曝光

马头星云,是一个位于猎户座IC 434内的暗星云,距离地球大约1500光年。单张Ha 60s,共计7.8小时曝光

M42 猎户座大星云,是一个位于猎户座的弥漫星云,距离地球大约1344光年。单张RGB 30s~60s若干,共计3.7小时曝光